豫章人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豫章要闻»豫章人文

豫章人文 | 纸上故园 笔底春秋——读《我的故乡离城里不远》

发布者:豫章律师事务所   2025-03-06

《我的故乡离城里不远》是徐建章新近出版的散文集。细细品读,感慨良多。


我与建章是老同事,建章一九八八年大学毕业分配来南昌市第一律师事务所工作,彼时南昌市第一律师事务所在南昌市长途汽车站三楼设有两个办公室,平时午饭都自己解决,中午就在办公室休息,彼此相处久了,自然有了相互了解。一晃近四十年,虽经岁月的冲刷洗礼,江湖的坎坷历练,但建章的品行依旧,依然保持了一个朴实农家子弟的初心,始终未改知识分子的一份文人情怀。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我的故乡离城里不远》虽是建章个人的经历,是建章个人的所感所悟所见,但却反映了原始而真实的年代风貌,反映了建章的文人心胸与情怀。


文集由六个章节组成,包括:“种花记”“亲人一场”“我的故乡离城里不远”“夏天,在禾场乘凉”、“奈今生,愁时又忆卿”“听来的故事”。文集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娓娓道来,叙述了旧时乡村的场景,刻画出了亲情、友情、爱情的美好,亦是反映出了作者心灵的成长与成熟,反映了作者不忘初心的朴实、感恩,和善的品行,体现了作者心底的文人情怀。


作者的故乡在离南昌城30公里之外的进贤县乡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乡村生活,随历史时代的发展,已隐入了人们记忆的深处。我虽然不是出生成长于乡村,但上世纪七十年代作为知青曾下放农村,对乡村的劳作生活,有深深的体验和融入。文集中的“交公粮”“正月做客”“夏天,在禾场乘凉”等文章的叙述与描绘,让我情不自禁产生了久久的情感共鸣,阅读过程中,仿佛穿越了时光,回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广阔天地”。作者在“交公粮”中描绘的“双抢”,今天没有经历过的年轻人,是无法想象当年“双抢”的辛劳、艰苦与紧张。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社员顶着酷暑,要把早稻收割上来,再脱粒、晒干、扬尘、进仓,还要时刻预防暴雨的侵袭,以免辛苦劳作的成果遭受损失。同时还要分秒必争的将晚稻栽插完成,不能延误,否则影响晚稻的产量。


乡村的禾场,是村民社员夏天晚上的休闲场所,透过作者“夏天,在禾场乘凉”的描述,让阅读者仿佛置身于欢乐的禾场,听到了大人小孩歇息的欢声笑语,仿佛看见了夜空中高挂的皓月与闪烁的星星,仿佛闻到了四周田野阵阵晚风中飘来的泥土芳香,闻到了丰收稻谷的清新米香。


文集中“高中岁月”“我的大学”,真实描绘了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的求学不易,描绘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对知识改变命运的追求,“考取进贤一中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的门”。作者的大学始于上世纪一九八四年,正是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陆续出台,大学校园紧随改革开放的春风,面貌亦焕然一新。透过作者对大学生活经历的真实记载,让我们重温了当年大学校园激情澎湃的年代。


文集中“亲人一场”的篇章,作者叙述了与祖母、父亲、母亲、二哥的亲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是对亲人的留念与难舍、是对亲人的依存与感恩,读来感人肺腑。在作者的笔下,“父亲回家是我小时候的梦想”,“父亲每次回家前一定用尽了心思,把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积攒的东西都带回家,给他深爱着的家人”,父亲匆匆离去,令作者“无以回报”。作者高寿祖母的寿终,让作者感悟到“她在我们的生命中播撒久久的真爱,而我们对她的思念却绵延悠长”。与作者手足情深的二哥英年早逝,作者“痛断肝肠”,“安葬他的那天暴雨如注”,作者“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一生经历大起大落的母亲离世后,作者每每想起母亲“总是忍不住潸然泪下”,感恩母亲“给予了我们整个太阳”。


经历了亲人的生死离别,“世界上最珍贵和最值得拥有的,就是和亲人在一起的分分秒秒”。相信作者内心的感悟,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感悟。


在文集“听来的故事”中,作者笔下的王姐,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勤劳妇女,靠自己的辛苦劳动的付出,维持自己家庭的生计。在作者的笔下,王姐是一个很受客户欢迎的钟点工,“王姐帮哪家做事都丝毫不马虎,打扫的比你想象的还要干净”,王姐是个苦命的人,遭受了婚姻的不幸,“面对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一家人没有生活来源,不知如何活下去,经过几天考虑,王姐咬咬牙流着泪把两个孩子丢给自己的母亲照看,一个人跑到南昌来打工”。作者描述王姐的故事,充满了对王姐不幸遭遇的同情,且给予了王姐相应的关照与帮助。正因为作者出生于农村,亦经历过生活的困苦磨难,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从心里就有一份共情,有一份理解。


关于王姐的故事,作者在得知王姐去世后,另写了一篇《王姐走了》,但没有收录在《我的故乡离城里不远》的文集中,作者在《清风徐唻》的公众号里发表了。看了《王姐走了》,虽感叹王姐一生的坎坷与不幸,却又为王姐在其生命中遇见了有情怀的作者而感到欣慰,《王姐走了》,可以看作是作者对王姐一份朴素真挚的悼念。


文以载道,文如其人,建章《我的故乡离城里不远》的散文集,虽然描述的是作者个人经历,个人的的视野,但反映的却是乡村与城市、个人与时代、个人与自然、家人与亲人的真实的年代图景,值得一读。


 律师常用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江西豫章律师事务所 赣公网安备号:36010802001135号 备案号:赣ICP备19014817号-1 技术支持:鼎峰互动